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13
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其作用已经超出了贸易保护的范畴。它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嫁税负给进口国国内消费者,从而刺激未受到反倾销调查的国家的出口增加。有时,它还会引起国家间的报复行为。此外,反倾销还对东道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从而使贸易政策与利用外资政策产生联系。
1993年8月,EastmanKodak公司申请对来自日本和荷兰的富-士(FujiPhoto)公司的照相纸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认定该产品倾销幅度高达300%,并且认定该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相关行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然而,富-士公司很快在美国本土投资建成一家照相纸生产厂,并于1996年3月开始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富-士相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超过了受到反倾销调查之前的份额。
这一案例典型地展示了外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规避东道国的反倾销措施。研究表明,市场结构对规避反倾销的外商直接投资行为有影响。欧盟反倾销措施对外国出口商选择以直接投资形式规避的行为也产生了影响。
相关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日本企业的研究上。研究发现,日本企业为了规避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壁垒而在这两地进行直接投资的现象非常明显。研究还发现,贸易政策措施(包括反倾销保护)与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关联。此外,美国和欧盟对日本出口企业的反倾销措施引发了投资跨越效应。相关日本企业在英国的贸易壁垒规避行为也得到了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规避反倾销的行为可能使国内生产商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