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反倾销的新形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法律知识

国内反倾销的新形势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6-19

 
34405

国内产业运用反倾销措施的情况显著增多

截至到2004年6月底,我国反倾销调查立案共30起,其中已做出终裁并采取征收反倾销税措施的案件18起,占立案总数的60%,无损害裁决的2起,申请人提出撤诉的1起,做出初步裁定的3起,其余6起案件还在审理中。浙江企业参与发起的反倾销案共有8起。在这30起案件中,从1997年至2001年底我国加WTO前的5年中立案12起,而从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后不到3年的时间内立案18起。反倾销立案数的急剧增加表明了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国内产业的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类型较集中

在30起反倾销案件中,涉及化工化纤的有21起,涉及钢铁、造纸的各有3起,涉及光纤的1起,产品类型较集中,且多为原材料性产品。这表明,入世后,这些产品或产业更容易受到进口倾销产品的冲击。

国外产品的倾销行为,给我国相关企业和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一是带来恶性竞争,造成国内相关产品市场失衡。低价倾销极大地冲击了国内市场,企业为了保持自身市场份额,不得不竞相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导致恶性竞争。

二是损害企业效益,影响社会就业。国外产品的低价倾销,导致国内企业相关产品价格下跌,销量减少,使相关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遭受极大的损失,不少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和减员。进口四氯化碳倾销期间,我国7万吨的产能只能生产2万吨左右,70%的产能放空,企业由盈转亏,大量员工面临下岗。

三是影响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阻碍行业发展。进口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倾销期间,不仅使国内甲烷氯化物行业严重受损,还造成下游氟制冷剂产品价格恶性竞争,同时又使上游原料氯气过剩,氯碱企业产品残酷比拼,严重阻碍了上下游行业的协调发展。

四是破坏投资环境。进口产品的倾销,会扰乱市场,影响投资收益,使得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减少投资或转移投资,从而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

延伸阅读
  1.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应附有哪些证据
  2. 一、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
  3.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介绍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4. 中国商品出口与反倾销调查
  5. 倾销行为及其构成要件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关贸总协定中的非歧视性贸易原则
  2. 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
  3.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
  4. 货交承运人(FCA)
  5. 公约的基本内容
  6. 出口货物索赔申请程序
  7. 海关登记暂时免税进出口物品怎样进出境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