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调解方案的有效手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调解方案的有效手段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10-19

 
342861

劳动争议调解方式及其区别

导读

劳动争议调解是通过对劳资双方进行思想工作,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陈述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双方解决分歧,达成共识的方式。本文将具体分析劳动争议调解,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由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主持。

劳动争议调解方式

劳动争议调解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委员会的调解由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小组负责,调解组织由本单位的职工代表、企业(单位)代表以及本单位的工会代表三方人员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由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持,实行仲裁管辖,受理本辖区内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由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及政府指定的经济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具体由劳动仲裁庭负责调解。

人民法院主持的劳动争议调解

人民法院主持的劳动争议调解是在法庭的主持下进行,代表国家对劳动案件予以调解。

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时,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期间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知识总结

在制定《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时,曾有意见建议将调解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但考虑到调解的自愿原则,避免强制调解导致调解协议难以履行,以及延长劳动争议解决时间的问题,最终未采纳该建议。调解仍然是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法律只是在扩大调解组织的范围和增强调解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方式。

延伸阅读
  1.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2. 工作4天辞职过3天老板不发工资可以投诉吗
  3. 工厂裁员未支付经济补偿应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4. 公司员工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是否合法
  5.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2. 工厂搬迁远近
  3.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4.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
  5. 构建四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处网络
  6.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7.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