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25
立功制度作为一种独立于自首制度的刑罚裁量制度,在节约司法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立功制度的规定相对简单,但在司法认定方面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
一般立功的内容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除上述五种情况以外的其他有益行为并不属于立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由相应的负责人决定,具体如下:
在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之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相类似,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也适用回避制度。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除了可以行使自己的辩护权利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两人作为辩护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的人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正在被执行刑罚或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即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随时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案件材料后三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在受理自诉案件后三日内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在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中,如果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对于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对于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