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乳品企业的潜规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法律知识

揭示乳品企业的潜规则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4-03-29

 
334445

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奶粉行业信任危机

引言

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波及22家乳制品企业,揭示了奶粉行业存在的“潜规则”问题,引发了一场信任危机。这一事件彻底证明了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问题的严重性

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全国范围内共有6244例临床诊断出的患儿。这表明奶粉中出现有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将三聚氰胺添加到蛋白粉或饲料中已经成为奶粉行业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的纵容下,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不法分子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作为赌注,冒险行事。四年前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不知名劣质奶粉的警惕,而此次奶粉事件则使消费者对许多知名品牌奶粉产生了质疑,奶粉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企业的“公关”“潜规则”

与上述“潜规则”同时存在的是个别企业在公关方面的“潜规则”。当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发现质量问题时,他们会设法掩盖问题,将“公关”作为“搞定”政府部门、“摆平”媒体,欺骗消费者的工具。这种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公关”“潜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比技术层面的“潜规则”更加可怕。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在考虑商业利益之外,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众影响和社会责任。

检验责任

我们欣慰地看到,质检总局进行的专项检查中,有87家企业在109家涉及企业中未检出三聚氰胺。这表明大多数企业没有受到“潜规则”的腐蚀。同时,这也反映出三鹿集团公司等企业并非不能检验和发现真假蛋白含量,而是没有承担起严格检验的责任。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放任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产品进入市场,都属于严重失职行为。因此,打破行业的“潜规则”,维护消费者权益刻不容缓。

结论

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使奶粉行业陷入困境。企业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采取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公众的权益。只有这样,奶粉行业才能重建信任,恢复发展。
相关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延伸阅读
  1. 分公司的名称要求
  2. 企业更换法人后的债务承担
  3. 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4. 单位犯罪承担责任的规定有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5.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构成单位犯罪?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范移动、固定电话机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
  2. 我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
  3. 快递纠纷解决办法
  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5. 超市销售过期商品的法律责任及消费者维权
  6.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
  7. 点外卖吃坏了肚子商家不承认如何维权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