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况下,工龄计算的法律规定与应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不同情况下,工龄计算的法律规定与应用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6-24

 
334309

工龄计算的不同方法

工龄是指职工在某一雇主单位工作的时间,工龄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用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法和工龄折算法。

连续计算法

连续计算法,也称为工龄连续计算,是指当一名职工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时,其在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当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一起,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合并计算法

合并计算法,也称为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在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导致工作间断一段时间,将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将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例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在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

工龄折算法

工龄折算法适用于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工人。例如,在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折算为一年零三个月。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可折算为一年零六个月。

工龄计算的原则规定

根据工龄计算的原则规定,以下情况下,职工的前后工龄应当连续计算:

1. 调动工作

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 学习期间

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 停工歇业或破产

因企业停工歇业或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 转让、改组或合并

企业经转让、改组或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 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

职工在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 因工负伤或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

因工负伤或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7. 从事革命工作

转入企业工作前的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军人的军龄,均作连续工龄计算。

8. 学徒、临时工和试用人员

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龄计算。临时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职工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最后一次进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9. 知识青年和归国华侨

原分配在国营农场、垦殖场当职工的知识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城镇知识青年,在离开农村、垦殖场或农村回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场、垦殖场或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归国华侨职工,从进入本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归侨职工在国外从事革命工作,确因工作需要调回国内或受迫害回国的,如有可靠证明,报经中侨委审核属实者,其在国外参加革命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相关标签: 工龄奖如何计算
延伸阅读
  1. 公司跨市搬迁可以申请补偿吗
  2. 开除期间的工龄计算问题
  3. 如何最大化离职补偿金
  4. 工厂跨区搬迁有赔偿吗
  5. 南京劳动关系转移备案新政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4.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