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2-09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安置房协议具备法律效力的前提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签订协议的各方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独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安置房协议中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有效,符合各方真实的意愿。这意味着协议的各项条款和约定必须真实反映各方的真实意图,不能有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
安置房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违反公序良俗。这意味着协议的各项条款和约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时,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可以根据约定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行为将不产生物权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