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7-18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单位需要承担以下费用的赔偿:
工伤单位需要承担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
工伤单位需要支付工伤职工所需的辅助器具费用。
工伤单位需要支付给工伤职工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
工伤单位需要按月支付给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
工伤单位需要支付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用。
住院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经批准转诊转院去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如果工伤职工生活不能自理,用人单位需要派人护理,并支付相应的陪护费用。
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
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在职工发生工伤期间,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误工费计算方式根据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为两种情况:
按照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如果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按照3倍计算。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收入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合法收入。对于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收入证明,需要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进行认定。如果受害人无法提供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证明,可以参考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以上是关于工伤单位是否需要赔偿的相关内容。请注意,不同地区对工伤赔偿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我们的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