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金支付责任归属问题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7-18
工伤赔偿金的支付责任及标准
一、工伤保险参保情况下的支付责任
根据劳动者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赔偿金的支付责任有所不同。对于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以下项目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 工伤医疗费
- 辅助器具配置费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伤残津贴
- 生活护理费
- 丧葬补助金
- 供养亲属抚恤金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康复性治疗费用
- 工伤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
- 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等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劳动能力鉴定费
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但发生工伤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并包括以下赔偿:
- 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所需陪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
- 伤残津贴: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且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时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农民工一次性工伤赔偿标准
对于农民工,一次性工伤赔偿标准如下:
-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0个月本人工资;
-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80%,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护理等级的,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且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三、未参加社保的社保赔偿金计算
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员工参加社保,只能要求其补缴社保费,而无法获得赔偿。
用人单位不及时为员工参加社保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当地社保机构等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要求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并督促其及时为员工参保,但不涉及对员工的赔偿和补偿问题。
劳动者可以主张补缴社保,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二)款和第四十六条(一)款以及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主张获得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以上是关于工伤赔偿金支付责任及标准的法律知识。对于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支付责任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支付责任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引用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