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3-20
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诉按照以下规定进行管辖:
县(市)公安局和城市公安分局负责处理不服本机关处理决定或结论的申诉。
地、市以上公安机关负责处理不服本机关处理决定或结论的申诉,以及不服下一级公安机关复查结论的再申诉。同时,地、市以上公安机关还负责处理本机关认为应由自己直接处理的申诉。
各级公安机关对所管辖的当面申诉,应指派专人听取申诉人的陈述,审阅其递交的法律文书和其他申诉材料,并询问申诉事由及依据。对于书面申诉,必须约请申诉人面谈,并逐一填写《受理申诉登记表》。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申诉,应在三日内将申诉材料转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并通知申诉人,或者当面告知申诉人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提出。
各级公安机关对属于本机关管辖的申诉应在十五日内完成初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申诉理由正当,原处理决定或结论在主要事实认定或适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可能的错误,应立案复查。对于决定不立案的情况,应向申诉人书面答复不立案的理由。
公安机关复查申诉案件时,应指定专人进行,原办案人员应回避。复查申诉案件应在决定立案后的三个月内完成,做出复查结论并书面答复申诉人。
上级公安机关对持有下一级公安机关答复意见书再申诉的情况,应受理复核,并填写《申诉复核登记表》。复核应在两个月内完成,做出结论并书面答复申诉人。该复核结论即为终结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