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28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刑事侦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讯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有以下五个法定程序。
在讯问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讯问提纲。讯问提纲应明确讯问的目的、要求、重点、步骤、方法、提问问题的顺序,以及犯罪嫌疑人可能的辩解和对策等。一个成功的讯问提纲应包括以下内容:
在讯问前,必须熟悉案情,包括举报材料、已获取的证据及其证明程度、问题不清楚的地方、缺少的证据、涉案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等。同时要提前预测犯罪嫌疑人可能的辩解理由,并搜集证据,以便堵死其退路。此外,还要分析研究犯罪嫌疑人的个人和家庭情况,了解其心理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
由于拘留前的讯问时间有限,必须在讯问过程中突出重点,抓住犯罪嫌疑人被传唤后产生的畏惧心理,根据现有证据巧妙地突出薄弱环节,通过心理战摧垮其精神防线。在12小时内,必须使口供加上现有证据达到拘留标准,为后续侦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讯问人员和记录人员在制作调查笔录和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笔录时,要抓住讯问的重点,避免过多纠缠细枝末节。如果遇到无法解决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可以让犯罪嫌疑人适当提出辩解并做模糊处理,但在取证工作中一定要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疑点或辩解进行核实。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同时,其他工作人员应进行搜查、询问关键证人、追赃等工作。这些工作一方面为讯问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另一方面为决策提供基础。此外,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固定口供的证据和提高证据效力,减少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可能性。
口供作为言词证据具有不稳定性,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往往会被迫交代问题,但事后可能进行翻供。为防止翻供,侦查人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在讯问过程中,应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的辩解,不急于求成,以便预测其可能的翻供理由并制定对策。对犯罪构成要件的问题要问细,以相关证据加以证明。对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模糊性语言要追问,促使其表达本意。此外,讯问后要让犯罪嫌疑人亲笔写出供词和对错误的认识,并最好通过录像固定讯问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