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提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公诉人提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6-05

 
375304
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提审是审查案件的法定程序,是对案件进行全面核实的重要环节,检察机关对提审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公诉人提审要怎么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保障犯罪嫌疑人陈述权利

犯罪嫌疑人的陈述权利是指其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而非随意发言的权利。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应保持怀疑态度,不可轻易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应重新核实所有证据,并重视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和辩解,而不是追求其认罪。

二、讯问时注重犯罪嫌疑人自述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让其自己对相关事实进行陈述,而不是仅回答简单的判断题。这样可以避免诱供,并及时发现问题。对于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几种选择供其选择。

三、对拒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采取证据突破策略

当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时,公诉人应抓住其供述与证据的矛盾,通过层层设问揭露其辩解与行为的自相矛盾。使用这一策略的前提是问题要有证据证实,可以先问几个不争的事实,再抓住犯罪嫌疑人辩解与证据矛盾的事实,通过有机组合发问,揭露其陈述的虚伪性。

庭审中公诉人的讯问方法

公诉庭审旨在追求庭审质量和效率。公诉人在举证时应细致全面,又要简明扼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突出举证重点

举证的重点内容包括:证明犯罪构成要件中核心事实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实施阶段的证据,以及证明可能成为控辩焦点的事实与情节的证据。

二、分组进行举证

对于证据量较大的案件,公诉人可以将证据进行分组举证。分组要逻辑合理,体现对证据的合理归纳与组合。每组举证要作小结,简明扼要地论证所举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过程中的举证策略

在审判阶段,公诉人需要采取举证策略来排除非法证据。这包括对非法证据的辨别和驳斥,通过合法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的确凿性和充分性。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2.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规定
  3.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4.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流程
  5.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3.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5. 胁迫的定义和要件
  6.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7. 什么案件能申请支付令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