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治安管理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处罚程序法律知识

打人治安管理处罚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9-27

 
311039
  一、打人治安管理处罚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的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同时,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减轻或不予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可以加重处罚。

  (二)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有立功表现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4、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特征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从处罚主体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实行“一元制”的处罚体制,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权集中由公安机关行使。

  (2)从处罚程序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完全采用行政处理程序。

  (3)从制裁的角度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属于中间制裁。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作为较重的一种行政处罚,与刑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法定的制裁手段体系中,治安管理处罚属于中间制裁。

  (4)从处罚的强制性看,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具有警察强制性。

  三、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   1.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就是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实质,涉及治安管理处罚,它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管理处罚应当由法律明文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

  2.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这就是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的核心,它是指治安管理处罚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这体现了法制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公平性。

  3.公开、公正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坚持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公正原则。

  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规定: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所以,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是指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5.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指坚持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教育也是一种手段,通过处罚和教育,使其不再危害社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人治安管理处罚。没有说不开的话,没有打不开的结,人与人之间在相处的过程中还是要多多沟通,不要打架斗殴,这样只会两败都伤,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容易不小心产生死亡,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千万不要造成遗憾。若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故意殴打他人怎么处罚
  2. 过失致人轻伤是否构成治安管理违法行为
  3. 托运货物的保价运输办理指南
  4. 被打了一巴掌报警后如何处理
  5. 家暴拘留条件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殴打他人的治安管理处罚
  2. 卖淫行为的治安拘留及处罚
  3. 认定卖淫、嫖娼的证据
  4. 轻微伤赔偿金额是否过多?
  5. 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如何应对?
  6. 治安处罚50元是否会有案底?
  7. 轻伤案件中故意伤害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