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8-23
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以后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从学理上说,行政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也称为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所制定的,通常被称为"民告官"。
行政诉讼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原告可以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被告应是作出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证明对象及提交时间。
行政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并由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立案条件的相关问题,可以查阅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