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决定不立案的,原告该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级别管辖法律知识

法院决定不立案的,原告该怎么办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3-08-18

 
308191

  我们都知道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现有很多纠纷都是通过法院来解决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情形:“原告”的民事案件已构成立案条件,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原告主体适格,有明确的被告,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但是法院决定不立案,原告该怎么办呢?现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法院决定不立案的,原告该怎么办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法院的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制是指案件受理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

  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三、法院立案登记制与审查制的区别

  1、立案登记制

  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处理。

  2、立案审查制

  各级法院对当事人起诉的审查尺度不一,甚至进行实质性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法院决定不立案的,原告该怎么办,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3. 法院工作人员擅自不受理案件的处罚
  4. 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的注意事项
  5. 民事案件的管辖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2.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3.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4.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
  5.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方法
  6.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7.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