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离休条件的具体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干部离休条件的具体规定

点击数:2379 更新时间:2023-09-03

 
306556

老干部离休条件及标准的演变

自1958年起,中共中央就提出了“老干部”的概念,并对其认定条件和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根据[1978]104号文件的具体规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37年7月7日之前的干部,以及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2年底之前的县委正副书记、正副县长及相当职务的干部,以及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9年9月30日之前的地委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及相当职务以上的干部,都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到了198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将离休条件扩大为: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37年7月6日之前的干部,以及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之间的副县长及相当职务或18级以上干部,以及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之间的地委行政公署副专员及相当职务或行政14级以上的干部。

1982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国发[1982 162号]),对离休条件进行了新的修订。根据该文件的规定,对于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以及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都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这一修订改变了按参加革命工作时期、职务和级别确定离休的做法,扩大了离休范围,使得为建党、建军、建国做出特殊贡献的老干部基本上都得到了照顾。

一、基本离休条件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9年9月30日之前,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干部,都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1.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取得军籍的干部;
  2. 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
  3. 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干部。

二、对离休条件的解释和补充规定

  1. 在东北和个别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8年底之前,并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这里明确规定必须是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限于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9年月至9月之间的干部。对于“个别老解放区”和“当地政府制定的薪金制”的解释是:凡1948年底之前解放的地区都可以视为个别老解放区。而由这些地区人民政府规定的薪金待遇办法,即为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也包括人民政府认可的其他薪金待遇。
  2. 对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实行部分供给工资制(含包干制)的干部,可以视为享受供给制待遇,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对于建国前既享受过供给制待遇,又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干部,按照享受供给制对待,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3. 对于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并且在1948年底之前在东北或个别老解放区,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工作,后来提拔为干部的,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这里所说的“提拔为干部”,是指在办理离休手续之前,按照必要的条件并经过审批程序提拔为干部的。
  4. 对于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干部,现在是工人身份的,如果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可以享受离休待遇:(1)建国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作并提拔为脱产干部,享受供给制待遇的(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2)担任干部(包括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长于担任工人的时间;(3)不属于因犯错误、受处分而被安排为工人的。
  5. 对于因工作需要由上级主管部门调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包括军队转业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但对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在建国后从军队退休后参加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不能享受离休待遇。
  6. 对于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在1948年底之前,且在根据地、解放区的农村党员,如果在建国前被提拔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7.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之前,加入各民主党派的干部,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包括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八个民主党派,至今仍然是这些党派的成员,并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工作的,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49年9月21日开始计算,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但对于自行与民主党派脱离组织关系或未重新登记的干部,不能按照上述规定享受离休待遇。
延伸阅读
  1. 无期徒刑中的立功认定
  2. 立功分为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
  3. 职务侵占罪的适用范围
  4. 监察委职务犯罪的认定
  5. 走私刑事判决书格式是怎么样的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案件:刘某与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
  2. 劳动合同解除的合法性问题
  3.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
  4. 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的账务处理方法
  5.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
  6. 如何认定职务犯罪行为
  7. 出租车载客不开计价器 发生事故公司仍需赔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