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9-14
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在工伤保险制度中都是为工伤职工提供的经济补偿,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发放方式。
伤残补助金是根据工伤等级来确定的一次性支付的待遇。当职工受到工伤后,根据工伤等级,可以享受相应的伤残补助金。伤残补助金的金额是根据规定月份数和职工本人工资来计算的。
伤残津贴是社会保险机构为工伤职工提供的长期经济补偿。伤残津贴的发放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劳动关系的情况来确定的。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如果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但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或者五、六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即使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难以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这些工伤职工都可以享受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的支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负责,按月发放给工伤职工。
一旦工伤职工选择一次性赔偿,就意味着放弃了享受伤残津贴的权利。因为一次性赔偿是将全部赔偿金额一次性支付给工伤职工,而不再按月发放。
工伤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主要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津贴的金额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津贴的金额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津贴的金额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津贴的金额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75%。
五级伤残津贴的金额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70%。
六级伤残津贴的金额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