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形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工资的形式有哪些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21

 
304081

工资形式及其定义

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和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可以自主确定工资分配形式。在我国,工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一种按照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和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付劳动报酬的形式。常见的计时工资包括小时工资、日工资和月工资。

2.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一种按照劳动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量以及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支付劳动报酬的形式。计件工资可以看作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3. 奖金

奖金是给予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物质奖励。奖金的形式多样,包括月奖、季度奖和年度奖,以及经常性奖金和一次性奖金,还有综合奖和单项奖等。

4. 津贴

津贴是一种对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物质补偿的工资形式。常见的津贴包括岗位津贴、保健性津贴和技术性津贴等。

5. 补贴

补贴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受特殊因素的影响而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形式。补贴与劳动者的劳动没有直接联系,其发放主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例如物价补贴、边远地区生活补贴等。

6.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是对非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劳动者依法支付的一种工资形式。主要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事假、病假、婚假、探亲假等期间的工资,以及在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等。

延伸阅读
  1. 合作协议
  2. 合作协议
  3. 广东省土地入股合作合同书的撰写
  4. 合作协议
  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2.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3.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4.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5.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6.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7.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公司内部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2. 网店经营合作协议书范本
  3. 灯具店合作经营协议
  4. 店面合作经营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