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7-23
根据《上海市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集体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联合经济组织、集体企业劳动群众和职工个人。其中,集体企业是指所有权属于劳动群众的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企业。然而,由于改革的深入,许多集体企业已经具有多元化的投资,包括国有单位和企业或其他法人主体的投资。
联合经济组织是一定范围内的集体企业自愿加入、共同组建的经济组织机构。其职责包括对集体企业的指导、维护、协调和服务等管理职能,以及对自有资产的管理和运作,行使产权主体职能。
联合经济组织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历年向企业收取的合作事业基金、资金占有费、管理费、企业上缴利润以及自身经济活动形成的资产。
联合经济组织的资产属于成员企业范围内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
目前尚未建立联合经济组织的单位,其联合经济组织的职能由集体企业管理机构或集体资产经营机构代行。
集体企业劳动群众包括集体企业全体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
集体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企业职工群众的资本投入和共同劳动积累,以及政府政策扶持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职工个人是指在职的企业职工。
职工个人所有的资产主要来源于职工个人以货币或实物向集体企业投入的资产,以及投资收益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根据《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资助、扶持的方式向集体企业投入货币、实物或无形资产时,若投入时没有约定投资或债权关系,则应将其界定为集体资产。
这主要适用于解决回城知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而创办的集体企业,以及劳动群众自愿组合、独立兴办的集体企业。这些企业在创办初期和发展过程中接受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用货币、实物或无形资产的资助和扶持。对于没有约定投资关系的情况,其形成的资产应被界定为集体资产。
对于国有行政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兴办的“三产”性质的集体企业,应本着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和维护各类投资者权益的原则,由双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