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09-26
原告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其与被告乙公司在定造船舶一事上存在合作关系,并最终达成了多项船舶建造合同。双方还达成佣金协议,约定被告支付原告60万元佣金。然而,被告仅支付了部分佣金,未按约定支付剩余佣金。
被告辩称佣金协议是与案外人赵某个人签订的,该协议上没有原告单位的盖章,也没有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此外,原告企业的字号和住所与原、被告之间的邮件往来中提及的名称不一致,签字人赵某也非原告单位授权的人员。被告通过赵某的个人账户支付了相应报酬。被告认为,原告与被告之间从未发生任何业务关系,因此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应驳回原告的起诉。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赵某与原告之间是否存在职务上的关系,因此无法证明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居间合同关系。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关于本案存在两种不同处理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原告诉讼主体不适格,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告持有佣金协议,虽然协议上没有原告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单位盖章,但无法在程序上查清原告与赵某之间的关系,也无法排除被告自认原告与赵某之间是否存在职务上的关系。原告主张权利,符合法院管辖受理的范围,原告享有诉权。至于原告是否具有胜诉权,则需要进行实体审理后才能作出判决。因此,本案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11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起诉,人民法院应立案受理,立案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裁定驳回起诉。本案已经开庭审理,原告的起诉符合民诉法第108条的规定,因此不应裁定驳回起诉。其次,当事人的诉权分为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只要当事人起诉符合民诉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即具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就不能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审理后发现原、被告之间不存在居间合同关系,但原告仍具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尽管没有胜诉权,但不应驳回起诉,而应驳回诉讼请求。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否定原告对被告的诉权。如果裁定驳回起诉,原告再次起诉被告,符合起诉条件的话,法院仍应受理,这将造成不必要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