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房产分割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1-01
离婚时房产分割
一、公房的分割
公房承租人仅有房屋的使用权,不享有房屋的产权。离婚时,法院只会判决使用权的归属,不涉及房屋的产权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下情况下,夫妻双方应共同享有公房的使用权:
- 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 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公房,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 一方婚前借钱投资建房并取得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
- 婚后一方或双方取得公房承租权的
- 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被拆迁而重新取得房屋承租权的
- 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
- 夫妻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公房,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公房的
- 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公房的
- 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在分割公房使用权时,法院会考虑以下原则: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错一方、参考公房产权人(单位)的意见。
如果一方无权取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问题。如果双方均有权取得公房使用权,得房方应向未得房方进行适当补偿。
二、私房的分割
私房的分割相对复杂,涉及多种情况:
- 夫妻双方婚后出资(包括贷款)取得房屋产权
- 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产证
- 夫妻一方婚前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取得了房产证,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
- 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
- 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还贷,或一方用个人财产还贷但房屋升值
- 父母参与出资购买的房屋
- 房产证上有第三人的名字
- 婚前双方出资购房,但婚前取得的房产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
在处理这些情况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房屋的所有权归属或使用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