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04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未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案件,以及残疾人案件必须有辩护人参与。对于其他案件并没有强制要求。
1. 根据产生依据的不同,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的,是固定的;而诉讼代理人是基于委托产生的,是不固定的。
2. 被代理人的范围不同,法定代理人适用于无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而诉讼代理人适用于律师、公民、单位、亲友等广泛范围。
3. 代理人的范围不同,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的,可以是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而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更广,可以是律师、公民、单位、亲友等。
4. 权限范围不同,法定代理人拥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参与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拥有一些独立行使的权利,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等。而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必须得到被代理人的授权,并受其意思约束,若无具体授权,则无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7条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法院将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因此,法定代理人的范围即监护人的范围。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双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担任监护人。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监护人可以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如果没有符合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精神病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担任监护人。
以上是刑事辩护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刑事辩护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手心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