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资保险公司诚信问题的深层思考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9-18
保险公司“理赔难”问题的探讨
市场竞争与“理赔难”
“理赔难”一直是消费者购买保险时的心理障碍,也是保险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切入点。保险市场日趋活跃,消费者保险意识增强,各保险公司竭尽全力解决“理赔难”问题,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然而,当消费者真正遇到理赔问题时,问题又会再次出现。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之前不得不对保险公司的诚信产生疑问,投保热情受到压制。随着中国保险业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大量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内资保险公司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诚信问题,将难以应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
案例回放
2007年8月,韩女士通过保险代理人王某某在国内某知名财产保险公司为自己的爱车购买了车辆全套保险,共计两万余元。2008年4月,韩女士的车辆发生剐蹭,韩女士按要求报案并前往指定维修单位进行定损和维修。然而,当韩女士前往保险公司理赔时,被告知保险费未到账,无法理赔。韩女士提供了保险费发票及保险单,但保险公司仍以未收到保费为由拒绝理赔。韩女士不得不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最终获得了应得的保险赔款,但她对保险公司的不诚信感到失望,随后解除了保险合同。
法理评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案例,韩女士作为投保人通过代理人向保险公司投保并支付了保险费,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并提供了保险单和发票。因此,韩女士与保险公司建立了合法的保险合同关系。即使保险公司未实际收到保险费,但代理人王某某是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代理办理保险业务,韩女士向代理人支付保险费应视为向保险公司支付了保险费。因此,保险公司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有支付保险金的义务。
负面影响
这起案例中,韩女士通过司法诉讼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并解除了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无理拒绝赔付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还伤害了消费者感情,损害了商业信誉。然而,更可怕的是,保险公司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虽然只是一个消费者的损失并不大,但长期以往的不诚信和忽视消费者感情,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失去无法估量的市场份额,这将是保险公司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