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04
在商业经营中,树立风险意识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尽管风险是无形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商业经营者,不仅要自己树立风险意识,还要向企业的所有员工传达风险意识,进行风险教育,让他们了解风险可能对企业和个人利益产生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商业企业还没有重视这一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企业只是国家计划的执行者,几乎没有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动大多进行“无风险经营”。更确切地说,是国家替企业承担了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风险。这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国家负担沉重,财政补贴过多等严重不利后果。同时,企业的风险意识也被削弱,以至于在当前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中,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风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树立风险意识,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传统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起受风险约束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行为机制,实质上就是要求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市场风险调查是指首先收集人口变化、经济发展、自然环境要求、技术革新、治政法律管理文件、社会文化变动等方面的资料,然后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根据企业目前的购销活动状况,寻找可能产生风险的过程和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策略。
市场风险评估是对已调查分析的风险进行定量描述。评估时应明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该事件发生可能产生的收益或造成的损失程度。评估方法有很多,主要采用数理统计和经验估计的方法,测试风险的可能性、发生期和风险度,从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对因商品损伤、丢失而带来的商业风险,主要依靠完善保管设施、实行科学管理和加强保卫工作来管理和控制。
对因火灾、风灾、水灾、地震、战争、运输事故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商业风险,主要依靠投保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在经营过程中因此类风险而蒙受损失。具体投保何种险别,视具体经营情况而定,但基本上主要是投保财产保险。
对因不正当交易、不信用行为、侵犯专利等行为造成的风险,主要可以通过资产、信用调查和评估的方法,慎重的交易态度以及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和回避。在签订商务合同时,可以订立一些预防性的条款,例如对方违约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等。
对因价格波动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商业风险,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合同或利用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方式来转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