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2-1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应按照原工资待遇发放。具体发放方式如下:
对于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员工,其原工资标准应按照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补贴和加班工资)来计算。
对于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员工,其原工资标准应按照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
对于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员工,其原工资标准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来计算。如果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应按照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来计算。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根据伤情来确定。各省份根据伤情颁布了《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以确定停工留薪期的长短。对于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工伤认定程序中,首先需要调查事故发生经过,并进行相关证据的固定工作。对于一些容易丢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应及时进行保全。对于一些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应及时进行调查笔录。
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向工伤事故发生地过去部门提交申请书及申请者,并提供以下材料:
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看是否需要补充材料。
根据劳动部门的处理结果,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对于工伤认定申请不被支持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在处理工伤事项时,如果对相关事项的处理不清楚,可以咨询律师来对工伤情况进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