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8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统筹的方式,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以保障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导致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获得合法的医疗救治和必要的经济补偿。这种补偿包括医疗、康复费用以及基本生活费用。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无营业执照或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由于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或死亡童工。这些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以及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的数额应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并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全部支付。
总之,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时,可以正常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保障,这是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之一。双方应根据鉴定中心提供的伤残鉴定结果,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金。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