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7-31
交通事故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中遭受的交通事故伤害。然而,要将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下文将介绍在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构成工伤所需符合的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的规定,交通事故构成工伤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在工作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或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都可被认定为工伤。
如果职工因工作需要被企业派遣出差,此时外出期间应视为工作时间。对于因工作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无论责任大小,只要不属于自杀或自残行为,都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无责任赔偿原则进行认定。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应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相同。
以下情形的交通事故不能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机关为公安机关,是否违反治安管理应由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决定来判断。工伤认定部门为劳动保障部门,没有权力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违反治安管理”的结论。因此,如果工伤认定部门根据此结论认定为“非工伤”,则显然没有法律依据。
3、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
根据《安全法》第七章的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包括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罚。”
如果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还需要考虑是否满足交通事故构成工伤的条件。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尽快向专业机构申请工伤认定,确认构成工伤后,方可在交通事故赔偿不足的情况下申请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