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8-08
在节假日加班期间受伤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关键在于是否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引起的。如果节假日加班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事故伤害,那么就应该将其认定为工伤。因为在节假日期间上班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所以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就应该将其视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
1.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该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以及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2.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并提供真实的相关情况和证明材料。
3. 如果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同,那么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需要用人单位提交相关举证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制作《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并送交给相关用人单位。
4. 用人单位收到《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后,应及时提交相关证据(包括单位对伤亡事故的意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明材料)。
如果用人单位拒收《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或超过规定时限拒不举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5. 对于材料充实、事实清楚的工伤认定案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作出认定结论,并下达《工伤认定决定书》。
对受伤劳动者进行工伤认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法律对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有明确规定。其次,在申请工伤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最后,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受理工伤申请或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形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