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包括哪些方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方式法律知识

公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包括哪些方面?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2-12-19

 
275134
导读:公司在成立前要经过设立阶段,在此过程中公司虽未成立,但其需要对外进行一些必需的民事活动,以为成立公司创造条件或作好准备。这些活动均由发起人来完成。公司法采用了发起人这一概念,但未对发起人的内涵进行界定。

公司法解释三对发起人的界定及责任承担问题的规定

发起人的界定

为了明确公司法中对发起人的界定,解释(三)结合公司法的规定对发起人进行了界定。在股份公司中,发起人被定义为持有股本份额超过法定注册资本最低标准的股东,并负责制订公司章程和承担公司筹办事务。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虽然公司法未使用发起人的表述,但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与股份公司的发起人的条件要求相同,因此可以将有限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也纳入发起人的范畴。

发起人的责任承担

发起人在公司设立阶段对外订立的合同有的是为了设立公司即为了公司利益,有的则可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根据解释(三),前一类合同中的责任应当由成立后的公司承担,后一类合同中的责任应当由发起人自己承担。为了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解释(三)采用了外观主义标准来确定合同责任的承担,即按照合同相对人的合理预期来确定责任主体。

公司法解释三对抽逃出资的认定

抽逃出资是指股东采取各种方式将公司资金转移至个人或其他关联方,严重侵蚀公司资本的行为。由于公司法对抽逃出资的形态和民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对于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存在困难。为了保障公司资本的稳定与维持,解释(三)对抽逃出资进行了明确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解释(三)将一些常见的资本侵蚀行为明确界定为抽逃出资,并规定了与未尽出资义务相同的民事责任。

公司法解释三对股东权利保障规则的规定

根据公司法,股东向公司依法缴纳出资后,应当获得相应的权利。然而,实践中许多公司未依法履行对股东的义务,侵害了股东的权益,也影响了股权的稳定性。为了保障股东的权益并督促公司规范管理和经营,解释(三)规定,如果公司未履行相应义务,股东有权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该义务。这些规定有利于保障股东权益,同时也有助于避免相关纠纷的发生。

延伸阅读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2. 无房产证只有购房合同会被法院查封吗
  3.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刑事责任
  4.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5.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

公司设立热门知识

  1. 房产保全期限的续行问题
  2. 中国境内机构能否自主对外担保
  3.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
  4.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5. 没有动手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6. 四方合伙协议
  7. 公司法人代表的数量
公司设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