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诉讼?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一般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诉讼?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31

 
267853
导读:一般未签劳动合同是可以直接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只有对仲裁的结果有任何不服的,那么是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需要按双倍的经济补偿来进行合理支付。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诉讼途径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进行诉讼:

1. 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收集相关的事实劳动关系证据。在书写书面诉状后,可以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产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

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

1. 已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包括向用人单位或上级机关申诉、向对方发律师函等方式。如果职工对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重新答复不满并申请仲裁,重新答复的时间应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 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例如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后,仲裁申诉时效中止。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在三十日内结束调解,中止期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调解结束后,当事人的申诉时效继续计算。如果调解超过三十日,申诉时效从三十日之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对未受理的仲裁申请应逐件向仲裁委员会报告并说明情况。仲裁委员会认为应受理的,应及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从申请至受理期间应视为时效中止。

3. 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即对方承诺在某一时间履行义务。劳动者应收集能够证明对方承诺的证据,例如通过录音取证。

4. 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

5. 撤诉案件的时效起算时间

当事人撤诉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重新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

6.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出具书面通知期间

用人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5条第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期限应自收到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未签订劳动合同会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如果劳动者未签订合同,可以收集证据向劳动部门举报,但必须先申请仲裁才能提起诉讼。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仲裁裁决书关于原告与被告劳动纠纷的裁定
  2.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3.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4.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
  5. 公司员工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是否合法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如何处理
  2.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
  3. 印刷合同
  4. 旅游行程结束前的合同解除权
  5. 手机买卖合同
  6. 仓单注册的定义和流程
  7.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范本
  2. 劳动争议起诉状
  3. 公司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4.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