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成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免责事由法律知识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10-31

 
266581
导读:合同不成立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144条当中的规定也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属于有效的,这也就意味着合同的订立的主体如果是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话,也是属于一种构成了一个状态。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依据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144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146条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

恶意串通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154条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497条的规定,格式条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1. 具有无效情形的规定;
  2.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3.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免责条款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506条的规定,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损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成立意味着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因此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和违约责任。然而,在债权法上,当事人之间仍然会产生某些权利义务关系。

如果一方在合同订立或生效前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该方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对方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1.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3. 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因此,尽管合同不成立,当事人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逾期支付房租是否能解除合同
  2. 私刻企业公章签订合同是否构成犯罪
  3. 已满五年的拆迁安置房是否可买卖?
  4. 抵押合同是否属于民法典规定?
  5. 劳动合同未签订,工资未支付的解决方法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毁约金的赔偿方式
  2.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3. 预期违约和先合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4. 免责事由的适用范围及意义
  5.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6. 义工队免责条款的撰写
  7. 电子邮箱服务合同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