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案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案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08

 
265197
导读:1、诉讼主体的构成上,通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借款人与出借人具有较为亲密的关系。另一种是出借人与借款人互不相识,通过中间人介绍借款,出借人一般出于牟利的心理。2、在借款的形式上,一般具有不规范性。

诉讼主体的构成

一、亲密关系借贷

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之间的借贷关系属于亲密关系借贷,出借人出于帮助的心理提供借款。

二、中介介绍借贷

出借人与借款人互不相识,通过中间人介绍借款,出借人出于牟利的心理。这类民间借贷中很多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比如有的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有的甚至就是高利贷。

借款形式的不规范性

借款形式通常只是简单的借据,只有借款人和借款金额,或者连借据也没有,只能提供见证人。出现这些情况,是因民间借贷的双方往往具备特殊身份关系,总是碍于情面或出于纯朴的人格信用,而大多不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只是草草几笔,写的非常简单。

借款约定的不确定性

借款的约定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可能没有利息的约定,没有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款用途等方面的约定,存在借款合同要件的缺失。这与借贷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常识尤其是民事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当淡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

借贷担保方式的不明确

借贷的担保方式一般都约定不明确。最常见的担保方式有保证和抵押,但借贷的双方在有保证人保证时往往只让保证人签个字,也不注明是保证人,为以后出现纠纷法院处理时确定不了是保证人还是见证人埋下隐患。有些借贷合同仅写明为“担保人×××”,具体的权利义务未注明,为将来产生纠纷埋下了隐患。另外,在约定抵押时,机动车抵押和房屋抵押占多数,但很少有人进行抵押登记,导致在出现纠纷时,当事人自己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利率约定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延伸阅读
  1. 别人用我的房子抵押贷款配偶要签字吗
  2. 一般高利贷派出所会怎样处理
  3. 日利率多少算高利贷
  4. 民间借贷是高利贷吗?放高利贷犯罪吗
  5. 贷款人和担保人一般先执行谁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质押担保合同
  2. 担保保证合同
  3. 如何注册融资担保公司
  4. 担保合同有怎样的特征呢
  5.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