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和高利贷违约金有什么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合同违约金和高利贷违约金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08

 
264296
导读:合同违约金和高利贷违约金没有很大的区别。违约金的主要作用就是制裁违约方。因此,无论是合同违约金还是高利贷违约金其用途都是一样的,如果债务人有一个违约的行为,就会进行违约金的赔偿。违约金是要在当事人双方知情的情况下一起设定的。

合同违约金与高利贷违约金的区别

合同违约金和高利贷违约金在性质上并无区别,都是对债务人责任的一种制裁。违约金的设定主要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合同,同时也用于补偿对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请求适当降低或增加约定的违约金数额。

违约金的种类

违约金分为两种: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

惩罚性违约金的作用仅在于惩罚违约方,如果违约方因违约而导致对方遭受财产损失,则违约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需额外赔偿对方的损失。

补偿性违约金是对违约方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进行预先估计,支付违约金后,违约方免除了赔偿对方实际损失的责任。即使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也无需再进行补偿。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约金的性质

根据《民法典》第585条第1款的规定,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特征,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根据《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由于违约金是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预先估算,与违约方实际损失不完全相符,法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裁量。因此,当事人如果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违约金过高时,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一般认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扣除实际损失后,其余款项不超过主合同总金额的20%不属于“过分高于”的情况。

此外,《民法典》第119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当事人必须受合同约束。合同法没有对违约金的数额进行限制,只要约定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应予以尊重并受法律保护。违约金具有惩罚性是合理的,否则法律对守约方就无法鼓励和保护。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初期,合同法规定了对于违约损失的可预见性原则,即在可预见性之外的损失,违约金过高时,违约方可不予赔偿,以保护弱势方的认知能力或偿付能力。对于何谓可预见性以及预见的程度,需要法官根据正常人的合理判断进行自由裁量。

违约金数额的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违约金最高不能超过主合同总金额的20%。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适当降低或增加。

违约金的设定在很多约定中都有体现,它是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然而,违约金也有一定的上限,如果数额过高或过低,可以通过法院进行调节和仲裁。

延伸阅读
  1. 房贷逾期两个月了,没钱还会怎么样
  2. 买房反悔违约金赔偿的法律规定
  3. 劳动法年假制度的详解
  4. 劳动者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
  5. 拒付合同款应付违约金吗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2.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3. 通告和公告
  4.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5. 继承人行使追债权的法律依据
  6. 个人债务危机的法律处理方式
  7. 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涉及房产的处理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居间合同起诉状范本
  2. 建筑行业劳务合同范本
  3. (最新版)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4. 包子铺店面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