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经济纠纷程序是怎么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民事经济纠纷程序是怎么样的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6-12

 
263975
导读:民事经济纠纷程序是先向人民法院起诉再等人民法院的法官审理,然后是开庭判决。民事的经济纠纷主要是公民之间的利益纠纷,在提交的诉讼书里必须写明诉讼理由,诉求是什么,这样可以让法官更好的理解整个案件。

民事经济纠纷程序及其原因

1、起诉和受理

民事经济纠纷的程序首先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待法官审理,并最终进行开庭判决。当出现民事经济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尝试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选择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书中,需要包含以下内容:原告是与本案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所诉讼的案件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范围。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法院才会受理该案件。

2、审理准备

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完成。人民法院在立案后将起诉状的副本发送给被告,并要求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提交答辩书。法院应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义务,并组成合议庭,告知当事人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收集相应的证据。

3、开庭

在确定的时间,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并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审理过程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意见征询、法院调解和法院判决等环节。一般情况下,案件应在立案后得到审结,如果需要延长审理时间,需要得到院长的批准。

4、判决和裁定

法庭辩论结束后,人民法院应根据法律做出判决。在判决之前,通常会进行民事调解,法院组织双方就具体问题进行司法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将出具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功,则法院将根据法律精神做出裁定。

产生经济纠纷的原因

经济纠纷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既包括主观原因,也包括客观原因。结合我国经济活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依据不规范的经济活动

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如果依据不规范,就容易引发经济纠纷。合同的缺失导致经济合同履行过程无法按照规则进行,从而产生纠纷。

2、不严守规则的经济法律关系

在经济活动中,有些主体不严格依法办事,根据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订立虚假合同,从而引发纠纷。

3、行政干预导致的经济纠纷

有时,经济纠纷的产生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破坏了经济秩序,进而导致纠纷的发生。因此,在市场买卖中,如果一方未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事,损害了对方的利益,合同的重要性就会减弱,从而产生民事经济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维权来解决纠纷。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
  2. 物业纠纷的维权方法
  3. 一、关于申请程序上的瑕疵
  4.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5. 劳动仲裁程序及时间限制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起诉状
  2.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3.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4. 回避制度的主动与被动申请
  5.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6.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7.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