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11-02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时间有先后之别,而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方当事人债务履行的先后顺序为前提。无论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履行,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对方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并寻求法律救济。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行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预期违约则可以由合同任何一方提出。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根据是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存在不能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包括但不限于: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而预期违约的根据是一方声明不履约以及债务人在准备履约过程中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约。
不安抗辩权要求应当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义务已到履行期。如果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履行期限尚未到达,可以根据期限规定进行抗辩,不必援用不安抗辩权。而预期违约中,违约的时间必须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至履行期限届满之前。
不安抗辩权的成立不需要对方主观上有过错,只要其财产在合同成立后明显减少并导致对待给付的危险即可。不必考虑由于何种原因引起。而预期违约的成立要求违约方主观上有过错。
在不安抗辩权制度中,先行履行一方的救济方式是中止合同履行并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未提供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而预期违约则规定在对方不提供履约保证时,债权人可选择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置对方的提前毁约于不顾而继续保持合同的效力,以等待对方在履行期届满时履约。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抗辩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的期限限制。该期限要么由法律规定,要么推定为合理期限。然而,抗辩权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行使期间,因为抗辩权是依附于请求权而产生的。如果对方的请求权合法成立,则抗辩权也合法成立。如果对方的请求权不合法,则抗辩权也无需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