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7-03
业主知情权基于业主的共同管理权,是个体业主参与共同管理决策、监督具体管理情况的必要手段。因此,知情权的主体为业主个体,单个业主可以作为知情权的实体权利主体提起诉讼。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并非业主知情权的权利主体,不能提起业主知情权之诉。然而,如果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存在委托经营等协议,或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披露相关信息或公布相关文件,业主委员会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但其请求权基础是基于合同的约定,而非基于业主知情权。
业主的知情权包含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指作为共同管理人所应有的知情权,对外则是指作为受益人在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行政监管全流程中所应有的知情权。业主知情权包括单一业主的知情权以及业主组织(如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知情权。
对于单个业主而言,如果购买独立的土地和房屋,不存在与其他人的共享,也不存在共同管理,完全是自己独立决断的。然而,现实情况下,小区资源共享使得业主不得不放弃独断权,接受共同决定的制约。为了防止其他人的共同决定对自身利益的侵犯,按照公平原则,业主必然要求得到更全面的知情权。这是为了针对业主间利益诉求差异、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对自身权利侵害的防范,是对服从业主共同决定的义务的承担而获得的公平交换。因此,单一业主在共同管理中的知情权包括对一切物业服务过程、一切业主组织活动过程的知情权。这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抄录与复制相关资料的权利,以及遵守共同管理约束的义务。
小区的建设是专业性强、社会组织复杂度高的社会活动,业主们无法深入了解生产、维修的全过程,也难以监督整个复杂的作业。特别是对于购买期房的业主,只能因信任而托付开发商尽职生产,因信任而托付相关政府监督部门尽职监督。与此同时,建设单位花费3-5年的时间生产出房屋,而业主们一旦购买,则需要使用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大量部件的损坏给业主带来风险,而业主们需要承担这些风险,而建设单位却可以逃避责任。相比开发商3-5年的风险承担,业主们要承担长达几十年的超额长期风险,这种风险承担的不对等从公平角度出发,业主们必然要主张对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与监督者的监督活动的完全知情权,以防止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长期损失。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对外的知情权就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产生的。同时,由于共有物的质量问题未必在小区内的所有范围内发生,很可能只涉及某户、某单元或某楼。因此,该单位范围内的单一或一群业主都独立承受了长期的风险,他们都有主张该范围内对建设者、监督者的知情权。
业主自己是业主知情权的诉讼主体。业主的执行权包括对内的知情权和对外的知情权。对内是指作为共同管理人所具有的知情权,对外是指作为受益人所具有的知情权。对于单个业主来说,如果购买的是独立的土地和房屋,不存在与其他人共享,也不存在共同管理,完全是自己独立决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