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提前结束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扶养法律知识

实习期提前结束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

点击数:102 更新时间:2024-05-12

 
255739
导读:在实习期内,本人想提前辞职,只要在离职三天前交离职申请就可以走,如果是正式员工,则需要提前一个月去提交离职申请,当然也会出现老板也会有因实习期为缺人而不让人走的情况。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与实习期的区别

劳动合同中没有实习期这一概念,只存在试用期。试用期是在正式合同中规定的。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提出辞职,而在正式期内,提前30天提出辞职。因此,如果是实习期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

试用期与实习期的区别

试用期的一方只能是劳动者,而实习期的一方是在校学生。

试用期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的目的,即为了满足自身的人力资源需求;而实习期对于学生所在单位来说,学生的实习活动与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相似之处,但目的上存在本质区别,学生的实习活动主要体现学校与学生共同的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试用期的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试用期中受劳动法及相关规定的规范。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期限在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如果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超过规定期限,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劳动合同期限,或要求用人单位按非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实习期的规定

实习期间,学生与实习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受劳动法调整。

与试用期不同,实习期的单位对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也不需要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离职申请

实习期的员工并非正式员工,只需提前三天提交离职申请。而如果已经过了实习期,成为正式员工,则需要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如果双方产生争议,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
  2.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3.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4.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5. 企业裁员的法律适用条件

结婚热门知识

  1.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2.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3. 试用期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4. 经济性裁员:是否可以优先裁掉试用期的新员工?
  5. 档案难查证的补领婚姻登记证问题
  6. 婚姻自由的法律意义
  7.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2. 福建省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合同范本(含试用期)
  4. 餐饮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