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11-08
本规定适用于刑事裁判涉及财产部分的执行,包括罚金、没收财产、责令退赔、处置赃款赃物、没收供犯罪所用财物等。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由第一审人民法院负责,也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案件的期限为六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刑事审判部门应当对被告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应当及时查封、扣押、冻结相应财产。
人民法院应当在侦查机关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执行中可以直接裁定处置侦查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裁判内容应当明确、具体,涉案财物较多时可以概括叙明并另附清单。
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应当将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案件移送立案部门审查立案,并填写《移送执行表》。
人民法院可以向刑罚执行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等单位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并要求协助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财产需要变价时,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应当采取拍卖、变卖等措施。
人民法院应当一并追缴赃款赃物及其收益,并按照刑事裁判认定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执行法院应当依法处理。
对于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情况,参照适用民事执行的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