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中对于判决指定的期限的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罚金法律知识

刑法规定中对于判决指定的期限的解释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6-02

 
398896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在刑法规定里对于判决指定的期限应如何理解?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判决指定的期限的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的规定,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判决指定的期限”应当在判决书中明确规定。判决指定的期限应该是从判决生效的第二天起算,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罚金缴纳期限的确定

罚金的缴纳期限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经济状况和缴纳的可能性来确定。如果犯罪分子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缴纳罚金或未能完全缴纳罚金,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缴纳措施。

强制缴纳的定义和适用条件

所谓“强制缴纳”,是指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拍卖犯罪分子的财产,冻结存款,扣留、收缴工资或其他收入等手段,强迫犯罪分子缴纳罚金。一般情况下,强制缴纳只适用于有缴纳能力但拒不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

追缴财产的规定和执行制度

对于根据上述规定仍无法全部缴纳罚金的情况,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时,应当立即追缴。追缴财产是指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可以执行的财产追回并上缴国库。这一执行制度于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确定,通过追缴财产实际上是在执行刑罚,增强了罚金刑执行的威慑力。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只居于参照地位吗
  2.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3. 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有损害社会利益的如何处理
  4. 立案通知书的下达时间
  5.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2.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和问题
  3. 拘役的特征及区别
  4.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5. 哪些犯罪行为可能被判没收财产
  6.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
  7.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2.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3. 借款纠纷过诉讼时效该怎么?
  4.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5. 死刑的执行程序
  6.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7. 劳动纠纷诉讼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