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立法中的有关直接诉讼的规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7
公司法的规定
第一条:公司利益的保护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如果违反此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违规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条:决议的效力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股东可以在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决议。股东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如果公司已根据决议办理变更登记,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第三条:股东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请求时,应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并说明目的。如果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公司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在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如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四条:违法行为的追究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证券法的规定
第一条:信息披露的责任
根据我国修改后的《证券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如果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发行人、上市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如果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应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条:股东直接诉讼
长济律师认为,《证券法》第六十九条也规定了我国关于股东直接诉讼的规定。股东可以根据此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损失。对于此类诉讼的诉讼时效,适用《民法通则》第135条,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