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立法中的有关直接诉讼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直接诉讼法律知识

我国现行立法中的有关直接诉讼的规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7

 
24880

公司法的规定

第一条:公司利益的保护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如果违反此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违规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条:决议的效力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股东可以在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决议。股东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如果公司已根据决议办理变更登记,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第三条:股东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请求时,应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并说明目的。如果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公司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在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如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四条:违法行为的追究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证券法的规定

第一条:信息披露的责任

根据我国修改后的《证券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如果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发行人、上市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如果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应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条:股东直接诉讼

长济律师认为,《证券法》第六十九条也规定了我国关于股东直接诉讼的规定。股东可以根据此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损失。对于此类诉讼的诉讼时效,适用《民法通则》第135条,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延伸阅读
  1.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2. 分公司解散如何诉讼
  3. 股东代表诉讼行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4. 股东会决议之公司减资阻却怎么办
  5. 监事在公司中的地位和职责

股东热门知识

  1.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2.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3. 股东虚假出资,法人知情构成抽逃出资罪吗
  4.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5. 公司股东出资比例纠纷范文
  6.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
  7. 股东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