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6-12
根据《民法典》规定,婚前买房的归属情况如下:
为了避免婚后发生产权纠纷,婚前双方应签订购房协议或进行财产公证。保留出资凭证可以在将来产权纠纷时作为有利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婚前购房属于个人财产,不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购房时,应在房产证上体现双方的共同出资,并商议好房产份额配比。
如果父母为子女在婚前购房,一般视为赠与。但如果房产证上写有双方的名字,该房产视为对双方的赠与。因此,无论是父母赠送还是借贷,都应明确出资情况,以备将来发生争议时使用。
购房时可能需要向亲友借贷,双方应提前商议债务的负担和房产的出资比例,并最好签订协议,明确购房债务的细节,以防产生纠纷时无法清楚分配债务份额。
对于夫妻婚后共同购买的房屋(包括贷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会均等分割。对于分割按揭房产的情况,由于还存在继续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其中一方将获得房产,并继续向银行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同时向另一方支付房屋价值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