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在何时发生法律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在何时发生法律效力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9-15

 
244089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一般在交付时发生法律效力,动产物权以占有和交付为公示手段。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关于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在何时发生法律效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时机及法律效力

1.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时机

一般情况下,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在交付时产生法律效力。动产物权的确立和转让主要通过占有和交付来进行公示。对于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将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2.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生效,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如果在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之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物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物的,物权自约定生效时生效。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

不动产物权变动包括物权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从物权人的角度看,不动产物权变动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不动产物权变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有不动产变动的意思表示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包括物权契约和不动产物权抛弃。意思表示是不动产物权变动发生的前提,没有意思表示,不动产物权变动将无法发生。在物权契约的情况下,根据债权形式主义,债权的意思表示即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就不动产物权的设定、转让达成一致意见,并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才能使不动产物权变动生效。如果没有意思表示或者意思表示不真实,当事人之间关于不动产转让的债权合同将无法成立,不动产物权变动也将无法发生。在不动产物权抛弃的情况下,即使是单独行为,也必须有抛弃的意思表示,否则不动产物权抛弃将无法生效。

2. 必须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

不动产物权变动需要通过不动产物权登记进行公示。不动产物权登记是指国家专职部门根据权利人申请,将与申请人的不动产物权相关事项记录在不动产登记簿上的行为。登记可以明确当事人之间的物权法律关系,具有权利确认和宣示的功能。在形式主义法制下,登记被视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生效的要件,被称为登记要件主义。如果不进行登记,即使当事人签订了契约,在法律上仍然无法使不动产物权变动生效。登记不仅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生效的要件,而且具有公信力。即使登记簿上的权利事项因登记原因而无效、不成立或被撤销,也不能以无效、不成立或被撤销来对抗善意第三人,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

3. 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不动产的价值巨大,涉及到不动产物权的转移或设立,关系到当事人的重大利益。当事人在进行不动产物权变动交易时,各方都应该谨慎行事,以避免纠纷的发生。书面形式可以促使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审慎考虑,避免草率决定,并作为证据保存。同时,书面形式也有助于登记实务操作,提高登记的准确性,确保登记簿所公示的权利状态与实际情况和法律关系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动产物权可以进行转让。一般情况下,动产物权在交付时即产生法律效力,不需要进行登记即可保障自身权益。因此,在处理动产物权转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以避免引发纠纷。

延伸阅读
  1. 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和效力
  2. 隐名股东协议的无效情形
  3.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
  4. 夫妻扶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5.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2.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和管辖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4. 诉前财产保全所需材料清单
  5. 担保物权的实现
  6.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7.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临时合作协议范本
  2. 艺人合作协议范本
  3. 顾问保密协议范本
  4.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