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协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9
1. 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分居协议应明确双方在分居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双方不再有义务与其丈夫或妻子同居。
2. 子女抚养、抚养费和探望权
协议中应明确子女的抚养责任,包括抚养费的承担和探望权的行使方式。
3. 财产约定
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分居期间的财产处理方式。如果没有约定或无法达成协议,则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可以约定在分居期间不再享有家事代理权,但这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违反约定需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双方也可以约定分居期间由一方产生的债务视为个人债务,同样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违反约定需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
4. 分居期限和离婚
分居的期限应在三个月至两年之间。如果期限届满后一方仍然认为感情无法复合并要求离婚,可以协议离婚或向法院起诉离婚。
5. 分居的终止
协议分居可以基于当事人双方的协议而终止,但应制作书面协议或办理公证。
分居的定义和分居与分床的区别
1. 分居的定义
分居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社会原因造成地理空间上的夫妻两地分居;二是由于感情不好而人为造成的分居。第一种情况不能作为感情破裂的依据,而第二种情况如果调解无效,则应视为感情破裂。
2. 分居与分床的区别
分居一般指夫妻双方分开居住,同居一个住所但各自在不同房间睡觉,不进行性生活。而分床则是指夫妻双方仍然共同居住,但在不同的床上睡觉,也不进行性生活。一般认为分床不是分居的形式。
分居的登记和分居协议的有效性
1. 分居的登记
在我国,并不存在登记分居的制度,因此分居不需要进行登记手续。
2. 分居协议的有效性
分居协议作为夫妻双方的约定,可以作为分居的证据,并有助于日后诉讼时法院查明分居的事实。因此,分居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实践中,分居协议并没有明确列入民事协议公证的范围。如果当事人在公证处遇到拒绝受理的情况,可以选择找当地律师见证,或者由邻居、同事作为见证人,或者只要双方同时签字认可即可,无需进行公证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