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1-19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婚前一方所购买的房产应被认定为其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除非双方有另行约定。如果双方约定该财产归共同所有,或约定了该房产的分割方案,应当按照约定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七条,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根据第三十二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或者共有,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1.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情况下,该房屋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然而,参与共同还贷的配偶一方有权要求对方返还其清偿部分。
2.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且婚后取得了房产证的情况下,按揭购房属于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因为房产证是对婚前购房的确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 夫妻双方婚前以共有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共同还贷,且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情况下,房产归属以房产证上的名字为依据。如果未登记方主张该房屋为共同财产,需要证明在婚前为购买房屋履行了出资义务,并且婚前购房是在双方均认可所购房屋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出资的。
4. 如果婚前夫妻一方父母参与出资购买房屋,并在婚后取得了房产证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因此,在离婚时,婚前父母出资买房的房屋不参与分割,归属于一方所有。
以上是关于结婚前购房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的解释。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