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哪些属工资范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时,哪些属工资范畴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7-28

 
234829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下列组成部分属于工资的范畴: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单位支付的工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给给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就是其工资总额。关于劳动仲裁时,哪些属工资范畴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劳动仲裁时,工资范畴的界定

1.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时间计算的工资,而计件工资是根据完成的工作量计算的工资。

2. 奖金

奖金是指根据个人或团队的绩效、贡献或达成的目标而给予的额外报酬。

3. 津贴和补贴

津贴和补贴是指单位根据特定条件或情况向职工提供的额外福利或报酬。

4. 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单位根据职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或额外工作量支付的额外报酬。

5.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单位向职工支付的特殊报酬,如临时工作、特殊岗位等。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劳动仲裁程序的步骤

1. 提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决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后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以书面方式通知申请人。

3. 通知被申请人和仲裁庭组成情况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后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4. 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1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5. 开庭通知和延期开庭

仲裁庭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6. 仲裁庭裁决

仲裁庭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并作出裁决。如果案情复杂,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长不超过15日办结。

需要注意的是,在职员与单位发生不可调和的劳动争议之后,必须先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提出仲裁请求之前,收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劳动争议确实存在是必要的。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解除合同流程
  2.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3. 公司注销后股东如何不承担责任
  4. 13个月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可要求补偿
  5.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3.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4.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5. 工伤争议的调解机构
  6. 聘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7.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个人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欠薪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