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有哪些管理技巧,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私营企业法律知识

民营企业有哪些管理技巧,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23438

民营企业有效管理的十九个技巧

1、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优秀的管理团队。

3、科学的战略决策。

4、完善的企业制度。

5、合理的薪酬制度。

6、有效的激励机制。

7、有效的沟通机制。

8、和谐的组织气氛。

9、详细的工作计划。

10、精益管理或精细管理。

11、健全的培训体制。

12、5S管理。

13、学习型组织。

14、创新型组织。

15、风险管理。

16、质量管理。

17、安全管理。

18、零缺点管理。

19、顾客为上的经营理念。

管理者应具备的六大能力:

1、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又以 “善于倾听”最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协调能力。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此外,管理者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决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状况不明、是非不清的时候,也应即时采取降温、冷却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况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冲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发权和主动权,任何形式的对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规划与统整能力。管理者的规划能力,并非着眼于短期的策略规划,而是长期计划的制定。换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4、决策与执行能力。在民主时代,虽然有许多事情以集体决策为宜,但是管理者仍经常须独立决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这都往往考验着管理者的决断能力。

5、培训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拥有一个实力坚强的工作团队,因此,培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6、统驭能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领袖不会去建立一个企业,但是他会建立一个组织来建立企业。”根据这种说法,当一个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团队,才能进一步建构企业。但无论管理者的角色再怎么复杂多变,赢得员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条件。

延伸阅读
  1. 厨房管理条例
  2. 律师个人和企业签订法律顾问合同
  3. 企业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4.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5. 劳务派遣用工会审核档案吗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公司章程
  2. 国有独资企业是否可以不设董事会?
  3. 国务院令第596号:个体工商户条例
  4.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新民商裁判规则
  5. 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需文件
  6.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7.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简介?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范本
  2. 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3. 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范文
  4. 服务行业员工管理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