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赔偿n+1如何计算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2-11-05
离职赔偿n+1的计算:n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是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关于离职赔偿n+1如何计算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离职赔偿n+1的计算方法
离职赔偿n+1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的。其中,n代表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而+1代表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上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员工离职的流程
员工离职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员工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给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会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 根据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 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给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 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会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并确认上交无误后签字确认。
- 财务部会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则当场清还,无拖欠则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 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会向员工出具“关于与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 人事行政部会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 人事行政部会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员工在入职后发现目前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可以向单位提出离职请求。但通常情况下,在单位招聘新的职员之前,提出离职请求的员工是不得办理离职手续的,违规者可能会被扣工资。
离职赔偿是否需要交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则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进行计算纳税。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