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9-03
购买其他股东股份时,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应当签订合同,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工商变更登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善意的第三方对抗。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如果股东要将股权转让给非股东的人,需要获得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在接到通知后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如果超过半数的股东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当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如果协商不成,则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超过半数的表决通过后,股权才能进行转让。在股东会讨论股权转让时,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该股权。如果不同意转让又不同意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时,不需要经过股东会的表决同意,只需股东之间协商并通知公司及其他股东即可。
转让双方应当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中应明确规定转让股权的数额、价格、程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其成为有效的法律文书来约束双方的转让行为。股权转让合同应当遵守《民法典》的一般规定。
收回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发给新股东出资证明书,对公司股东名册进行变更登记,注销原股东名册,将新股东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地段受让的出资额记载于股东名册,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需要注意的是,出资证明书只是股东对抗公司的证明,并不足以产生对外公示的效力。
将新修改的公司章程、股东及其出资变更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工商变更登记,至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定程序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