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7-09
1、民事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 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合同违约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合同违约时开始计算。
2、合同违约时间,从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合同义务开始计算。
3、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按以下情形确定履行时间:
(1)由当事人补充约定,协商一致的,协商一致的时间为合同履行期限;
(2)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3)按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不能确定的,一方可以在合同期限内催告另一方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