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5-08
在抢劫罪中,所谓“暴力”指的是犯罪人对财物的所有者或管理人员采取的强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捆绑、殴打、伤害甚至杀害等,以使对方处于无法或不敢反抗的状态,从而当场夺取财物或要求对方交出财物。
在抢劫罪中,所谓“威胁”指的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进行精神强制,使其产生恐惧并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无法阻止行为人强行夺取财物。如果威胁并非以暴力相威胁,而是通过揭露隐私、毁坏财产等方式进行,那么构成的罪行应为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对于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情节较轻,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在抢劫罪中,胁迫手段包括以下内容:
胁迫的内容应限定为当场可以实施的人身伤害(包括伤害和杀害,可以针对被害人本人,也可以针对与被害人有直接关系的第三人)或造成其他物质损失。如果胁迫的内容不可能当场实施,被害人自然不会感到恐惧,行为人也无法达到当场夺取财物的目的。而对名誉的损害、揭发隐私、工作中的打击报复等,这些损害无法当场实施,因此行为人无法当场夺取财物。
胁迫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向被害人显示或传达,可以是语言、动作或两者的结合。同时,胁迫的形式也可以是无形的,既没有语言表达,也没有明显的动作或手势等,但由于特定情境的存在,对被害人形成了无法抗拒的精神强制,使行为人可以当场夺取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