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中暴力和威胁的程度怎么划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抢劫罪中暴力和威胁的程度怎么划分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5-08

 
228501
抢劫罪中暴力和威胁的程度划分时,主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定,比如在抢劫过程中有殴打、伤害、捆绑等情节,可以算抢劫罪中的暴力范围;如果有精神恐吓但没有实际动手,多属于威胁。关于抢劫罪中暴力和威胁的程度怎么划分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抢劫罪中暴力和威胁的程度划分

一、暴力的划分

在抢劫罪中,所谓“暴力”指的是犯罪人对财物的所有者或管理人员采取的强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捆绑、殴打、伤害甚至杀害等,以使对方处于无法或不敢反抗的状态,从而当场夺取财物或要求对方交出财物。

二、威胁的划分

在抢劫罪中,所谓“威胁”指的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进行精神强制,使其产生恐惧并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无法阻止行为人强行夺取财物。如果威胁并非以暴力相威胁,而是通过揭露隐私、毁坏财产等方式进行,那么构成的罪行应为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

三、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对于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情节较轻,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 入户抢劫;
  2.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3. 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4. 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
  5. 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
  6.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7. 持枪抢劫;
  8. 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抢劫罪中的胁迫手段

在抢劫罪中,胁迫手段包括以下内容:

一、限定胁迫内容

胁迫的内容应限定为当场可以实施的人身伤害(包括伤害和杀害,可以针对被害人本人,也可以针对与被害人有直接关系的第三人)或造成其他物质损失。如果胁迫的内容不可能当场实施,被害人自然不会感到恐惧,行为人也无法达到当场夺取财物的目的。而对名誉的损害、揭发隐私、工作中的打击报复等,这些损害无法当场实施,因此行为人无法当场夺取财物。

二、胁迫形式的多样性

胁迫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向被害人显示或传达,可以是语言、动作或两者的结合。同时,胁迫的形式也可以是无形的,既没有语言表达,也没有明显的动作或手势等,但由于特定情境的存在,对被害人形成了无法抗拒的精神强制,使行为人可以当场夺取财物。

延伸阅读
  1.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
  2. 裸聊视频被拍以后被对方不断威胁转钱怎么办
  3. 敲诈勒索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
  4. 女性遭遇家暴和威胁时要如何维护自身安全
  5.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5.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